趙勝維
捷普高級運營總監
包括《今日美國》、《赫芬頓郵報》、《福布斯》在內的多家媒體將2015年稱為“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年”,標志著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即將在醫療保健領域掀起一場新變革,包括遠程患者監護、疾病早期檢測和價值優于數量的醫療保健等。專家預測,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即將從最初主要用于跟蹤步數轉向監控醫療狀況和改善整體健康。
可穿戴設備是一個欣欣向榮且逐漸崛起的朝陽產業。著名市場研究機構IDTechEx預測,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整體市值將從2015年的20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近700億美元。市場研究與咨詢機構Tractica則預測,到2021年,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的全球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250萬臺增加到9760萬臺,年收入將達到178億美元。中國的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市場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市場規模預計在2020年有望突破122億元。
隨著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中國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研究也在不斷推進中。2014年6月,中國工程院啟動了“我國全民健康與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其中“醫療器械與新型穿戴式醫療設備的發展戰略研究”被列入八個重點課題之一。2015年5月,國務院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將發展醫療級可穿戴式醫療設備列為戰略高度,要求提高其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
上述戰略布局也進而帶動了學界與業界研發可穿戴設備的積極性。在今年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天津大學聯合企業成功研發智能穿戴監測系統,能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進行動態分析、實時預警、遠程監控,并已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認證。
此外,幾乎所有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和采購者都認為,可穿戴設備是其在醫療保健領域物聯網投資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捷普2018年開展的“互聯健康技術趨勢調查”顯示,45%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公司最終將開發可穿戴設備。
然而,可穿戴設備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潛力仍未充分釋放,其發展也備受期待。
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的未來
可穿戴設備的應用潛能相當廣闊。得益于微型化技術的進步,智能設備可以被織入衣物、植入鞋子或隱藏在人耳內,還可以用來跟蹤全面的數據,精確度也越來越高。設備器件越小,晶體管就越小,這意味著產品需要的功率更少,這是驅動當前市場發展的顛覆性因素。
遠程患者監護是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之一。可穿戴設備的功能正在從單純記錄步數轉向監控身體健康,能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例如血壓讀數和可能的心律失常等關鍵數據。通過精確讀取體溫和心臟健康狀況,可穿戴設備最終可以取代包括心電圖設備和除顫器等在內的醫療裝置。
此外,遠程監護還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對于慢性病患者來說,遠程監護可以減少其住院次數,節省昂貴的治療費用。除了幫助患者監控慢性疾病,可穿戴設備還能夠在疾病初始階段就及時介入,避免病灶繼續發展。
捷普發起的“互聯健康技術趨勢調查”結果顯示,有22%的人認為互聯醫療在監測醫療狀況和疾病癥狀方面能夠擁有最大的發揮空間,而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則是預防性醫療保健最具體的表現。舉例來說,乳腺癌一直是女性罹患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美國醫療生物傳感器公司Cyrcadia Health一直與捷普醫療科技合作開發一款可以檢測乳腺癌的胸罩,希望能夠為用戶提供乳腺癌的早期診斷。
不僅如此,這項醫療保健技術的應用也標志著可穿戴設備迎來另一變化趨勢——從腕戴式設備向身體穿戴式設備轉變。有證據表明,針對特定條件設計的智能服裝比智能手表更方便、更舒適、更耐洗、更耐久、更可靠。研究人員已經進行過一系列的實驗,例如可預防糖尿病潛在風險的智能襪子、用來測量嬰兒血氧含量和心率的襪子以及可以檢測心率和呼吸的運動胸罩等。
此外,可穿戴設備的種類正在從配件和服裝領域向貼片、導電油墨和紋身等方面擴展。例如,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完善一種生物敏感紋身油墨技術,一旦患者出現脫水或血糖水平異常,紋身油墨就會改變顏色,從而起到指示健康水平的作用。
可穿戴設備的種類和穿戴方式不盡相同,它們可以治療的病癥也各不相同。例如,可穿戴設備也可以幫助緩解慢性病癥。神經病學是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因為此類設備可以起到非藥物的鎮痛效果。全球知名行業咨詢公司沙利文公司(Frost & Sullivan)的研究結果顯示,美國約有1億人口的慢性病患者,這些疾病往往伴隨著高昂的治療成本和藥物費用,長期服用處方藥物對患者的健康也會造成危害,而可穿戴技術正成為治療慢性疾病的一種更安全的選擇。目前,部分公司已經憑借創新的解決方案引領市場。
目前,邁克爾·J·福克斯帕金森氏癥研究基金會正在與美國Verily生命科學公司合作,為參加帕金森病進展標志物研究項目的800多名美國參與者提供Verily Study Watches智能手表。該基金會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作為一款多傳感器的研究型智能手表,Study Watch幾乎可以全天候收集佩戴者的運動、生理和環境測量數據。這些數據將提供給全球擁有相關資質的研究人員,并支持這些研究人員開展獨立研究,進而提高帕金森病的治療水平。這對于擁有約300萬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國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可檢測阿爾茨海默氏癥早期跡象的可穿戴技術進行了試驗。這些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將分析多種生物體征,如睡眠、平衡和心率,以及言語模式的潛在變化等,可以在患者生理指標尚在正常范圍內時便及早發現問題,從而介入治療。
未來,飽受暈車困擾的人們將可以不再依賴藥物,而是通過可穿戴設備來進行緩解。美國Reliefband科技公司攜手捷普醫療科技和捷普Radius創新與研發部門,利用其在神經病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合作開發了一款能夠克服惡心癥狀的可穿戴設備。這款醫用腕帶可以緩解因暈車、化療甚至玩VR游戲等引起的惡心癥狀。
可穿戴設備還能在不抽血的情況下直接測量血糖水平,可以從貼合用戶耳部輪廓的設備中獲取準確的生物識別數據,頭戴式可穿戴設備還可以達到與傳統抗抑郁藥物相同的治療效果,使患者不必擔心產生藥物依賴。可穿戴設備擁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各個領域和行業的應用定會不斷增長。
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有望引領多個領域的變革
對于軍方、警察、消防員和其他從事類似緊急工作的人員來說,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和遠程患者監護都能成為他們工作中的幫手。在這些人員的制服中內置可穿戴設備后,他們可以通過監測周邊不斷變化的溫度或測量活動水平,更好地適應環境,并及時提供救援。
可穿戴設備也為體育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2015年,NBA金州勇士隊使用由澳大利亞運動追蹤技術公司Catapult Sports生產的微型可穿戴設備,能夠更好地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幫助他們在高強度的運動中減少受傷次數。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的NBA球隊、半數的NFL球隊和30個主要的學院項目都在采用此微型可穿戴設備。
另外,美國奧委會技術和創新總監穆尼爾·扎克(Mounir Zok)認為,美國隊在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上取得的成功,可穿戴技術功不可沒,因為可穿戴設備幫助運動員走出實驗室,讓他們在自然環境中接受監測,從根本上提高了數據的適用性和數據量。
可穿戴設備在母嬰領域的應用也日益深入。捷普助力母乳喂養世界專業品牌推出可穿戴式吸乳器,其安靜便捷的特點突破性地化解了女性哺乳期的不便,而智能可穿戴的特性讓哺乳期女性可隨時啟動進行母乳收集,實現隨時隨地輕松吸乳的訴求。
然而,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雖看起來前景無限,但是其發展也面臨著挑戰。
發揮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的潛力
捷普“互聯健康技術趨勢調查”顯示,有51%的受訪者表示,要讓醫生和患者都采用某種新設備,過程將會極其復雜,這也是導致互聯醫療落后于其他行業的原因;30%的受訪者表示,醫療保健行業在新技術采用方面歷來較為緩慢,一部分原因在于采購方對投資新技術設備往往會猶豫不決。此外,如果新設備使用范圍的相關規章制度尚未出臺,那么用戶將會延緩使用或甚至不會采用新設備。
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的普及較為緩慢還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產品設計。對于一款可穿戴設備產品而言,它應當足夠貼近身體,以便收集到準確的數據,同時又不會引起佩戴者的身體不適。腕戴式健身追蹤器雖然既舒適又時尚,但收集到的數據準確度并不理想。2016年,克利夫蘭醫學中心一名心臟外科醫生的一項研究顯示,盡管部分佩戴在手腕上的健身追蹤器在監測心率方面相當準確,但效果依然不及胸帶式設備。而不準確或不完整的數據可能會讓醫生無法做出正確的診斷或治療決策。
此外,用戶在使用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后,也經常會出現停止使用的狀況。因為人們在一段時間后會對設備的新鮮感慢慢消失,進而逐漸厭倦于手腕上每隔一小時發出的提示。健身追蹤器的棄置率約為30%。
目前,只有約8%的企業會在員工福利計劃中為員工贊助健康追蹤腕帶,但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仍然是許多企業健康計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1年,可穿戴式活動追蹤設備將被納入90%的企業健康計劃中,相較于2017年的60%,這將是極大的增長。
隨著醫學價值的不斷增加,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的棄置率自然而然會降低。盡管如此,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制造商仍然需要努力提升設備的佩戴舒適性。
盡管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的開發和采用持續面臨著挑戰,但是這項技術的確擁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可以徹底顛覆醫療行業現狀,改善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從而開創一種積極的醫療方式,讓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健康狀況。